感謝天父的揀選,感謝祂帶領我來到將軍澳醫院的院牧部,讓我能夠在醫院這個獨特的地方有份成為院牧!每次回望過去,心裡總驚歎主奇妙的作為,是祂的同在與恩典伴隨我渡過每一個困難和挑戰。
猶記得2009年,我突然暈倒入院,在病房徬徨無助,感到無望的時候,我想起讀書時常背誦的主禱文,於是我請病房的護士給我一本聖經,院牧隨後探望我,並帶我決志信主,後來也將我轉介到教會。自始,我對信仰便認真起來。翌年,我接受了教會的洗禮,不久後,我報讀了院牧部開辦的義工訓練班,有數年的時間參與床邊探訪。
2013年有感天父的呼召,尤其對醫院的感動,我開始為自己院牧的服侍禱告。翌年,伯特利神學院增開有關醫院事工的輔導課程,我就這樣踏上了神學裝備的道路。牧職的培訓,加上臨床牧關教育的訓練(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),讓我有機會先後在兩所急症醫院實習和服侍。感謝天父給我的一切裝備,穫益匪淺!
在我所相遇的病人裡面,大部分面對病痛或突如其來的衝擊,內心必然會有不解、困惑、難過、害怕,甚至忿怒,最終只能無奈接受,並嘗試為自己尋找答案。同時,因為自己年輕患病,在醫院遇到不少患重病的年輕病友,他們對生命的控訴也驅使我不斷尋問與反思生命和苦難的課題,思考信仰如何影響人的生命 ,幫助人面對困苦。
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提到:「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,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。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;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耶穌給人心靈平安的信息,讓我們可以倚靠祂超越這個苦難的世界。然而,何謂心靈平安呢?人可以怎樣靠著主耶穌超越苦難呢?
台灣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將這超越的過程描述得相當真實,她說:「超越的過程是人性的掙扎與靈性的考驗,因為受苦中的人,要將苦痛轉化為平安、寧靜,是必須要經歷一段混沌不明,百般受苦、軟弱無助的日子,從中摸索和頓悟人生的實相與真諦是甚麼,並以一種新的價值觀或信念繼續活下去。」1
作為院牧,看見人在患病裡的痛苦,只能聆聽和同理,讓病人有空間去表達當中的感受和失去。我在傾談裡面會嘗試用信仰的角度來引導病人思考困苦,一步一步與他們摸索、頓悟,發現生命在神的手裡可以有不一樣的視野。
誠然,人生的實相就是接受人生的受苦本質。聖經約伯記就正是處理人在不明白的困境底下,人需要接受有些事情是人不能夠明白和掌控的。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!神雖然沒有解決約伯的苦難,但約伯在苦難中反而更體會認識神和懊悔自己,因為他明白到人本質的限制,需要倚靠神。神教導約伯面對艱苦的過程,要知道自己的限制和要有勇氣(伯三十八~三十九章)。當人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需要,接納自己的限制,就有空間察看和經驗神的作為,信賴生命在創造主的手裡面,藉着禱告,內心有一份平安和勇氣去面對現實的處境。
感謝神的帶領,感謝將軍澳醫院院牧事工委員會的接納,也感謝每一個我所相遇的病人,讓我看見聖靈的感動,信仰真實地展現在人的生命裡面,使人有活著的勇氣和平安,一個一個的生命故事都激勵著我向前行。
[1] 蘇絢慧,《當傷痛來臨-陪伴的修練》。台灣:寶瓶文化,2021,37-38